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县区动态 >> 深汕在线
深汕系列 | 第1期《产业之城巍然崛起》
  • 2018-11-21
  • 来源: 深汕之窗
  • 发布:汕尾在线
  • 阅读量:

文/媒体人

深汕,昔日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如今变成了大基地、大园区。

深汕,一排排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厂房,一个个铆足干劲加快建设的项目现场,呈现出拓荒者敢为人先、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拼搏劲头。

“东进战略”被赋予“再造一个新深圳”的新使命。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这片热土上,产业新城其势已成、其风正劲,时时都能触摸到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跳动的脉搏,处处都能感受到大开发大建设推动大发展的劲风热潮……

这里,产业项目建设的速度和成绩令人瞩目。一座产业新城已崭露新姿,正在巍然崛起!

产业导入:

聚焦产业精准定位,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产业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用创新思维审视和谋划未来发展,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和广东省沿海经济带,加快建设深圳新增长极,奋力打造国内一流水平的产业新城,发展脉络更加清晰,前进步伐更加稳健。

深耕实体经济,夯实发展根基。深汕特别合作区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以产业项目建设为中心,主动承接深圳的优质产能扩张和研发成果转化,积极推动优质企业和高成长性科技在合作区布局建设生产研发基地;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智能装备、海洋产业、生命健康等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坚定不移走“产业兴城”道路,强力打造结构更优、质效更高、能级更大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方面,发挥土地空间优势,着力引进新能源汽车动力装备制造、机器人、人工智能系统、高端医疗、健康管理等细分产业,将合作区建设成为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集中承载区。另一方面,发挥海域和岸线资源优势,重点布局海洋清洁能源利用、高端海洋装备、邮轮游艇设计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制造等产业,努力建设深圳海洋产业新增长极。深汕特别合作区“坚持产城并进、实现产城融合”的城市发展路径,引起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产业集聚初具规模,建设闭环已经形成。合作区以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研发中心,促进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态势。提高产业关联度,引导“东西南北中”五个组团集聚,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目前,已初步形成四个产业集群:以易能、应达利、核达中远通等为代表的电子设备及电子产品制造业集群,以腾讯、华润、天威为代表的大数据产业集群,以金科、万泽、昌茂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乾泰、易能、汇创达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全区产业项目建设梯次更加合理,进度显著提速,闭环已经形成。合作区已供地产业项目67个,61个来自深圳,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610亿元,预计年税收约53亿元。其中,竣工投产13个,主体施工30个,基础施工5个,筹备动工19个。

产业落地: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激发新城发展活力

项目落地建设是经济工作的核心和关键。

鹅埠片区是深汕特别合作区聚焦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和起步区,50平方公里中心区城市设计方案已敲定。加快中心区产业项目建设,有利于引领和推动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集聚发展,有利于把科技创新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有利于加快形成新型特色产业园区,从而优化城市格局、提升城市品质,为建设现代化产业新城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深汕特别合作区对标“深圳速度”,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鹅埠片区产业项目落地建设。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汕特别合作区“东西南北中”五个组团规划,鹅埠片区属于西部组团,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高端生物制药等。全区上下紧紧围绕项目转、牢牢盯着项目干,加快平台载体建设、加强创新服务功能、加速汇聚创新要素,积极推动产业项目落地鹅埠片区集中发展,成果丰硕、成效显著。已吸引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华为云服务区域总部、华润新一代数据中心、中安视安防设备、科兴生物、金科纳米材料、蓝盾科技等产业项目,实现了招商引资质效“大提升”、创新要素“大聚集”。10月,蓝盾新型防水材料华南生产基地完成建设装修,投产准备有条不紊。易能高新产业园通过竣工验收,生产设备陆续进场,向投产冲刺。11月2日,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姊妹园”——深投控深汕科技生态园在合作区正式诞生并开工,将打造总占地面积9.1万平方米、总投资超50亿元经济集约、功能复合、环境优美的5.0版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助力智慧深汕、湾区门户、特别新城早日形成,全面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高附加值、富有创新性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是深汕特别合作区重要产业导入方向,也是深汕特别合作区面向未来,努力为深圳先进制造和数字经济贡献深汕力量,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合作区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精准招商,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机器人小镇。8月16日,深圳市投资推广署与深汕特别合作区在北京首次联合主办“投资深圳·共赢未来”投资合作交流会,合作区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两家机器人企业签订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拟在特别新城打造哈工大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深汕科教基地、中航智无人直升机综合生产及试飞基地。机器人小镇展“未来之城”广阔发展前景,企业纷至沓来表强烈投资意愿。11月7日,13家来自机器人、创投、智能制造、互联网等领域的企业组团到合作区考察投资环境,了解机器人产业规划用地和政策扶持情况,并表达了强烈的投资意愿。11月12日,中航联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储国松率队赴合作区考察投资环境,提出了详细的机器人特色小镇方案。在供地的67个产业项目中,已有在建或即将开建的三方无人船研发生产基地、浩能智能高端装备产业园和力劲科技智能压铸装备等3个项目涉及机器人产业。5平方公里左右全国最大的机器人小镇正加紧打造,发展前景可期。

国内外城市发展实践证明,城市崛起就是产业崛起,产业崛起推动城市崛起。没有产业崛起,就没有城市崛起。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深圳第“10+1”区核心区域,精彩愿景已初露芳容。可以预见,在深圳加速导入产业资源下,合作区以鹅埠片区为起点,通过产业激发城市发展活力,依托产业带动人口导入及就业率,赋能城市新经济动力,必将推动万亿现代产业新城加速成型。

产业服务:

优化责任包干制度,推动项目达产见效

项目落户,服务跟上。深汕特别合作区坚持定期召开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会、企业座谈会,主动研究解决项目建设问题,不断总结包干责任制工作成果,调整优化产业包干责任方案,坚持不懈服务产业项目建设,致力让产业新城发展尽早见到成效。

2017年3月6日,合作区召开产业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大会,正式启动项目包干责任制。区“一把手”亲自挂帅,区班子成员亲自挂点,每个产业项目由两名公务员跟踪服务,实行项目包干责任制,为项目建设形成大干快上的新高潮提供强大保障。历经2017年攻坚克难全面建设年,采取“百日攻坚”、“奋战三十天”等一系列举措,特别新城产业项目建设已全面提速。全区实行包干责任制的54个产业项目,在建35个中就有30个是该办法实施后新开工的,占在建项目的85%。首批20个包干项目已全部动工,部分已开始试投产。现在,包干项目中已实现投产8个,正在进行竣工验收8个,在建27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11个。项目包干责任制营造了良好的“亲”商环境,加强了内外部协同,培养了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担当的品质。这一创新,是合作区推进产业落地的强力依托,也为“飞地”治理模式提供了先进经验。

项目建设事关产业新城大局、事关发展后劲。2018年,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继续高效精准地推进项目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根据各局办分管业务、专业方向,对照项目所处阶段,按照均等分担原则,对包干责任制度进行了新一轮优化,对包干项目的责任人作出调整。坚持目标不变、时间不变、要求不变,持之以恒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逐个项目攻坚,逐个项目推进。坚持协调跟进、督查跟进、服务跟进,加快报批报建手续的资料筹备和办理,督促企业加大人力设备的投入,加快竣工投产进程。



产城融合构筑活力之城。深汕特别合作区这片投资热土,承载着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推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排头兵”的美好愿望,肩负着“攻克全省区域协调发展难题、不断创新区域合作”的历史使命。在聚变式发展的道路上,正带着深圳基因昂首阔步、坚定不移,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深汕,这座沐浴新时代春风的产业之城,茉莉新开,芳华初绽,令人无限憧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