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县区动态 >> 深汕在线
深汕特别合作区:加快打造大湾区东部门户 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
  • 2019-04-19
  • 来源: 深汕视点
  • 发布:汕尾在线
  • 阅读量:


深汕特别合作区岸线一角。


粤港澳大湾区的东风,正助力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特别区”)加速起航。今年2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中提及,深化区域合作,有序发展“飞地经济”。而深汕特别区正力争打造成为中国“飞地经济”发展模式、飞地治理模式和飞地农村城市化的首创者,创造一个独特的“深汕样本”。

“飞地”入大湾区,深汕特别区与大湾区建设同频共振,高质量建设深圳第“10+1”区。今年3月25日,深汕特别区召开2 0 19年工作会议,发布了《深汕特别合作区2 0 19年工作要点》和《深汕特别合作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 0 19 - 2 0 2 1年)》,工作纲领和行动指南已经绘就,全面开启“城市质量提升年”和“全面履职建设年”。随后,深汕特别区11个新设机构集中实现了揭牌。


鹅埠镇


而在过去的2 0 18年,深汕特别区拉开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幕,起重机挥舞着钢铁巨臂,高楼在日夜流转间拔地而起,昔日的浅滩变成现代化的良港。这一年被定为“基层基础全面建设年”。镇上的青年陈水潜回忆,昔日楼高不过7层,如今百米高楼相继而起。

1

飞地经济

探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路径

距离深圳市中心向东100公里,深汕特别区是一块总面积468.3平方公里的土地,涵盖汕尾市海丰县鹅埠、小漠、鲘门、赤石四镇。2011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此处圈地,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开始探索“飞地经济”的发展模式,以期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

成立之初的深汕特别区由深圳、汕尾两市共同管理,而受制于两地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长时间在曲折中前行。直到去年12月,深汕特别区挂牌“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和“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重新理顺体制机制障碍,深圳全面负责建设管理,正式成为深圳的第“10+ 1”区,参照深圳市一个经济功能区的标准和要求定位。

“相当于深圳10个行政区,要再加1个,所有事务将由深圳全面负责建设管理。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完整的‘飞地模式’。”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认为,调整方案出台后,深汕特别区才有了真正的特别之处,具有了全国性的创新意义。

而此次深汕特别区机构调整后,共设置11个区直机构和5个市直部门派出机构,标志着深汕特别区机构改革和体制机制调整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纲要》提及“飞地经济”,再次强调了深化区域合作的重要性。按照《纲要》的布局,将完善大湾区至泛珠三角区域其他省区的交通网络,促进泛珠三角区域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毫无疑问,作为深圳东进战略的主阵地,深汕特别区承担着产业转移、协作分工的重任,再次迎来战略发展的机遇期。

“深汕特别区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广东试验,在‘飞地经济’探索中形成了‘深圳总部+深汕基地’的模式。”广东特建发东部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特建发东部公司”)总经理李静说,未来,随着大湾区经济圈的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视野也变得更大,深汕特别区也不再是单纯的“飞入”,而是渐渐升级到“飞出”,转型为“深汕总部+汕尾基地”。

特建发东部公司是最早一批诞生在深汕特别区的企业,其母公司深圳特区建发集团是深圳市属国企。该企业表示,未来响应《纲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公司将加快导入深圳的优质新兴产业。

“飞地经济”的实质是为了发挥核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陈鸿宇强调,《纲要》如今提“极点带动、轴带支撑、辐射周边”,突出了引领带动的重要性,“不单是说搞好特区本身,还要发挥好引领作用,这是规划纲要给深圳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新使命”。而“飞地经济”的发展模式正契合了这一点。

深汕特别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深汕特别区是按照深圳政策、深圳标准、深圳质量、深圳速度和深圳精神推动建设的,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的过程中,还将力争建设成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门户、制度创新门户、东部交通门户和产业升级门户。

1

交通促同城化

打造深圳辐射力样本

搭乘动车从深圳北站出发,48分钟便可到达深汕特别区的鲘门站。而未来,随着时速350公里的深汕高铁的开通,两地的通勤时间将直接缩减到30分钟以内。规划建设中的深汕高铁以及深汕第二高速,将串联起深圳、惠州和汕尾,与粤东高速路网、广汕高铁衔接,在提升深圳辐射力的同时,强化深汕特别区的区域竞争力。

据了解,深汕高铁已纳入深汕城际铁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而未来还将建设深圳城际铁路,从福田中心区出发,途经深圳坝光、惠州稔平半岛直达深汕特别区,进一步加强深圳与深汕特别区的同城化。

以交通网络促进同城化,在《纲要》的布局中也有类似的表述,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

陈鸿宇认为,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像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还有建设中的深中通道等交通网络,都有利于深圳创新资源要素向外流动扩散。“未来‘总部经济+生产基地’的模式还可以扩散到沿海经济带,扩散到粤东西北和其他地方去,这样也可以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纲要》在空间布局上,强调“极点带动、轴带支撑、辐射周边”。而深汕特别区作为深圳的第“10+ 1”区,生动阐述了这三个关键词。

借力深圳,深汕特别区正加速融入大湾区。如今走在深汕特别区,随处可见深圳元素,楼顶上立着深汕水资源公司、华侨城、深圳市政院等单位的招牌,还有许多从深圳来的企业,如华润、腾讯等,充满了深圳的味道。据深汕特别区管委会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汕特别区已供地产业项目71个,其中64个来自深圳。

盐田港深汕港口公司便是深圳盐田港集团参与深汕特别区开发建设的平台公司,其定位是成为深圳东部门户的港口物流产业综合服务商。盐田港深汕港口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正在负责建设的小漠国际物流港,下一步将改名为深圳港小漠港区。

据介绍,小漠港的定位是疏解深圳港口功能,建设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枢纽港。项目一期工程泊位岸线641米,港区总面积约4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2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和1个5万吨级工作船泊位,吞吐能力450万吨/年。

和盐田港深汕港口公司一样,特建发东部公司同样是深圳东进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我们承担了小漠片区大量的道路和陆域形成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在鲘门片区开发建设深汕湾科技城项目,也是打造全国最大机器人小镇的重要抓手。”李静认为,深汕特别区的发展,可以说是深圳引领带动作用的结果,公司也在深圳外溢发展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盐田港深汕港口公司负责人表示,小漠港将依托大湾区建设,承接深圳城市及产业功能的疏导及转移,同时依托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契机,进一步提升小漠港区域核心海港枢纽地位,将小漠港打造成为绿色智慧的区域核心枢纽港,积极融入深圳港国际航运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